金屬粉末注塑技術(MetalPowderInjectionMolding,簡稱MIM)是現代塑料注塑技術進入粉末冶金領域,并形成了一種新的粉末冶金近凈成形技術,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工藝與粉末冶金技術比較接近,先將固體粉末與有機粘結劑均勻混合在一起,通過150度高溫加熱塑化,用注射成型設備注入模腔內,再凝固成型,然后用熱分解的方法將成形坯中的粘結劑脫除,最后跟粉末冶金一樣,通過燒結產生精密的零配件。
粉末冶金(PM法)是指制取金屬粉末或者用金屬粉末(或金屬粉末與非金屬粉末的混合物)作為原料制造金屬材料、復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藝技術,冷封閉鋼模壓制、冷等靜壓、熱等靜壓、溫壓都屬于壓制成型。但由于只能上下雙向壓制,一些復雜結構件無法生產,或者只能制成胚料。
一、工藝過程對比
我們都知道,傳統粉末冶金的工藝過程包括制粉、成形、燒結、后處理四大步驟。而MIM流程分為四個獨特加工步驟(混合、成型、脫脂和燒結)來實現零部件的生產,最后針對產品特性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表面處理。
首先將固體粉末和有機粘合劑均勻混合,造粒后在塑化狀態(?150℃)下用噴射成型機進入模腔固化成型,然后用化學或熱分解去除粘合劑從成形坯料中(這里就是脫脂的過程),進而通過燒結使其致密化,最后一步根據具體需求,有些部件燒結后可能需要進行表面處理(熱處理、電鍍、涂裝),最終得到成型產品。
1、粒度不同
PM和MIM使用相同的基本粉末,這兩種工藝都可以定制特殊的零部件,然而,材料的關鍵區別在于粒度。MIM注射成型的粉末要小得多,使用的原料粉末粒徑在2-15μm,而傳統粉末冶金的原粉粉末粒徑大多在50-100μm,因而MIM比PM壓制成型的粉末更貴。
2、成本不同
PM壓制成型可能是簡單零件的一種具有成本效益不錯的生產方案,但MIM注射成型可以生產精密零件幾何形狀,無需切削無需二次加工,可以節約高密度、高復雜度的結構件,為整個生產降低成本。
3、自由度不同
PM壓制成型取決于高壓單軸壓制成型,形狀大多為二維圓柱型,更適合于較為簡單的結構件。MIM注射成型的使用幾乎沒有幾何限制,三維設計非常自由,因而成品密度高。
4、其他物理性質不同
生產出來的結構件密度大不相同,PM粉末和工具之間的摩擦會使零件不均勻,而MIM注射成型零件在各個方向上都是均勻的,相對密度可達95%-99%。MIM的燒結溫度比PM高得多,MIM注射成型的強度、韌性和耐磨強度明顯更高,原材料利用度高。
通過對比可知,MIM在制造精細、高復雜度的部件上有優勢,能夠快速的大批量、低成本制造復雜形狀零件,材料利用率高,避免更多的二次機加工。
二、常用MIM產品應用領域
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工程,生物醫學設備,辦公設備,汽車,機械,五金,運動器材,武器航空等工業領域。
1、航空航天工業:飛機機翼鉸鏈、火箭噴嘴、導彈尾翼、陶瓷渦輪葉片芯子。
2、汽車業:點火控制鎖部件、渦輪增壓器轉子、安全氣囊用零件、汽車鎖用零件、閥門導軌部件、汽車剎車裝置部件、汽車防曬棚部件、汽車車門升降系統、供油系統傳感小零件等。
3、電子業:磁盤驅動器部件、電纜連接器、電子管殼、電子封裝件、熱沉材料、打印機零部件、光通信陶瓷接頭、手機結構件等。
4、軍工業:地雷轉子、槍板扳機、穿甲彈彈心、準星座、集束箭彈小箭等。
5、醫療:牙齒矯形托槽、體內縫合針、活體組織取樣鉗、防輻射屏罩、醫療器械零部件等。
6、日用品:表殼、表帶、表扣、高爾夫球頭和球座、運動鞋扣、體育機械零件、文件裝訂打孔器、珠寶鏈環等。
7、機械行業:紡織機、卷邊機、異形銑刀、切削工具、微型齒輪等。